<form id="ppvxt"></form>

                    首頁 > 你來我網 > 我網 > 正文

                    魯網小記者參觀濟寧民俗展 學習剪紙藝術

                    2019-02-27 15:58:00 來源:魯網 大字體 小字體 掃碼帶走
                    打印

                      魯網濟寧216日訊(記者 孔祥梅)  215日,魯網小記者社會實踐活動中心組織小記者們走進濟寧市博物館參觀民俗展覽,并跟隨濟寧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張躍廣老師學習剪紙藝術,感受傳統技藝與現代剪紙的獨特魅力。 

                      在濟寧市博物館,魯網小記者們參觀了“禮成家國——‘人生五禮’濟寧民俗特展”, 并熱情駐足在“語音機器人”、 “非遺剪紙”“捏泥面塑人”“時光巴士” “創意照片墻”等“傳統文化體檢+現代文化體驗”的多元氛圍下積極參與體驗。 

                      

                      

                     

                      中國剪紙是一項鏤空藝術,是集繪畫、雕刻和剪裁為一體,用剪刀將紙剪刻成、具有陰陽紋工藝的美術作品,濟寧市任城區剪紙藝術傳承人張躍廣老師用傳統技藝與現代剪紙相結合, 剪裁出一幅幅黨和國家的歷史畫卷。 

                      在現場體驗活動中,張躍廣老師拿起一幅幅作品向小記者講解,用立體剪裁出的山水作品和彩色搭配隨心出彩的公雞作品,這些作品需要時間耐心和堅持,一幅作品少則一周,多則三月,這樣的經歷也是歷練自己的過程,每一步的成功都要有上步的基石作后盾,就向上課學習一樣,每節課程都在為下一課程打基礎。 

                      

                      

                     

                      一幅幅美麗的剪紙畫卷展現小記者眼前,梅花和荷花代表和和美美,牡丹是富貴的象征,中國結和壽字寓意祖國平安吉祥……張躍廣老師正用剪紙這種傳統技藝創作出來的作品弘揚社會正能量。 

                      張躍廣老師表示,剪紙不僅是民間藝術,而且是老輩人留下的文化遺產,只要有人想學,我都會無償教授。他希望更多的中小學生了解剪紙藝術,傳承并發展,現在最小年齡的跟學者是一名四歲的幼童。 

                      

                      

                     

                      目前,張躍廣老師積極嘗試傳承方法手段,開展網上與網下、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拓展剪紙內容形式和傳授活動方式, 并在老年大學開課講解剪紙藝術,遠在縣區的剪紙愛好者還可通過微信視頻進行每一步的實踐教學。 

                      活動中,魯網小記者代表榮藝、高騫、郭思婕分別帶領小記者們學習了詩歌朗誦,并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源遠和傳承的重要性進行了深入學習和實踐,小記者們拿著自己剪出的春字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 。 

                    責任編輯:董羽曦
                    欧美va在线观看_岛国片在线免费观看_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_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form id="ppvxt"></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