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歷史復習資料第三單元同步練習題
發布者:網上發布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測試題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2.5分,共計50分)
1.被人們稱為中國“改革開放之父”的著名人物是:( )
A. B. C. D.
2.建國以來,我國開始實現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轉折是在 之后。( )
A.**八大 B. C.**十一屆三中全會 D.**十五大
3.1978年后,我國最先嘗到經濟體制改革甜頭的是:( )
A.農民 B.工人 C.個體戶 D.私營企業主
4.“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保證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边@是廣大農民贊揚 的歌謠。( )
A.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B.股份制改革 C.私有化改革 D.包工包料包銷
5.我國最大的經濟特區是:( )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重慶
6.1985年起,我國相繼在沿海地區開辟了經濟開發區,其中緯度最高的是:( )
A.長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環渤海地區 D.閩東南地區
7. 發起的“第二次綠色革命”,給整個人類帶來了福音。 1976至1987年間,他培育的雜交水稻種植面積累計達到11億畝,增產稻谷1000億公斤。
A.袁隆平 B.蔣南祥 C.錢學森 D.愛因斯坦
8.“八六三計劃”的提出和實施主要是為了:( )
A.發展特色農業,解決吃飯問題 B.跟蹤世界先進水平、發展高技術
C.發展交通運輸,提高運行速度 D.發展軍事工業,實現國防現代化
9.20世紀80年代以來,改變了人類工作和生活方式,使龐大的地球“變成”了一個小小的“村莊”的是:( )
A.計算機和網絡技術 B.超音速客機
C.生物工程和電訊技術 D.終身學習
10.下列不屬于落實我國科教興國戰略的措施是:( )
A.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B.恢復高考 C.高等院校擴招 D.設立學位制度
11.2000年來自四川西北部馬爾康縣藏族作家阿來,以其民族題材的作品《塵埃落定》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茅盾文學獎是中國最高文學獎,設立于:( )
A.1956年 B.1978年 C.1981年 D.1991年
12.中國體育健兒實現奧運歷史上零的突破是在 奧運會上。( )
A.莫斯科 B.洛杉磯 C.悉尼 D.雅典
13.我們的政策是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具體說,就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內,十億人口的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臺灣實行制度。這句話是 說的。( )
A. B.葉劍英 C. D.
14.“”的構想首相是針對 問題提出來的。( )
A.臺灣 B.香港 C.澳門 D.釣魚島
15.1997年7月1日零時,英國國旗降下,伴隨著雄壯的國歌,五星紅旗和香港區旗緩緩升起,這標志著:( )
A.中國最終完成了祖國的統一 B.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
C. D.中國和英國共同管制香港
16.1984年4月,中國和 簽署了關于澳門問題的聯合聲明,宣布中國將收回澳門。
A.英國 B.美國 C.日本 D.葡萄牙
17.在兩岸實現統一前,中央人民政府主張以 的原則,積極推動兩岸經濟合作和各項交往。
A.相互尊重、互利互補 B.和平統一、互通有無
C.、以打促統 D.不統不獨、維持現狀
18.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決不是針對臺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的圖謀的。1995年的談話說明 了中國政府的 的立場。
A.不會以武力 B.只采用和平方式
C.武力只針對外國人 D.堅持和平統一,不放棄使用武力
19.2002年4——5月,臺灣及馬祖一帶發生嚴重旱災,臺灣同胞生產生活用水十分困難。5月4日,福建省福州市在自身缺水的情況下,已向馬祖運送2300噸自來水,為馬祖同胞緩解了燃眉之急。這說明了:( )
A.兩岸已經統一 B.十分融洽
C.緊張,但人民之間友好 D.血濃于水,兩岸統一對兩岸同胞有利
20. 年通過的憲法成為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根本**。( )
A.1954 B.1973 C.1982 D.2002
21. 上海市民張某與王某因瑣事發生爭吵,王某在爭吵中突發腦出血導致偏癱。如果王某要起訴張某,應該適用:( )
A.《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B.《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C.《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 D.《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