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生物教學教案:排泄
發布者:網上發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理解排泄的概念和尿的形成的基礎知識。
2、掌握腎臟的位置、結構和功能的基礎知識。
3、了解輸尿管、膀胱、尿道的位置和功能。
能力目標
通過觀察豬腎的內部結構,通過觀察泌尿系統模式圖,尿的形成示意圖和膀胱的剖面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學習泌尿系統的衛生知識,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
2、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人體內有著非常完善的自身結構——泌尿系統,同時也使他們領悟到排泄這一生理過程是人體內保持清潔、使生命充滿生機活力等美好狀態的前提。
教學建議
教學重點:
1、排泄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于把排便、排尿等都稱為排泄,本章中要糾正這種錯誤的理解,了解正確的排泄的概念。也為后面新陳代謝的學習,打好基礎。
2、腎臟的結構和尿的形成:排尿是排泄的主要途徑,也是本章的主題。腎臟是尿形成的場所,是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在了解了腎臟結構的基礎上,才能學好尿的形成。
教學難點:
1、腎單位的結構:腎單位結構復雜,又不能用眼直接看到。即使有條件的學校,給學生創造在顯微鏡下觀察腎臟切片的機會,學生也很難找到完整的腎單位。而腎單位是產生尿液的結構單位,是看不到卻很重要的關鍵知識點。突破腎單位這個難點可以為尿液的形成訂好基礎。
2、尿的形成過程:腎小球的濾過作用涉及到原尿的形成與成分;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涉及到尿的形成與成分。這里必須讓學生明白腎單位中血液的來龍去脈和尿的產生與排出途徑,也就是說要血路、尿路都清楚。然而,讓學生理解看不到的結構與其功能確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