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同步檢測試題
發布者:網上發布
第1章 第3節 生物對環境 的影響 同步練習
1.下列現象中,不足以說明生物對環境的影響的是( )
A.澳大利亞畜牧業發達,但牛糞堆積在草原 上,風干硬化,嚴重影響了牧草的生長。
B.由于牲畜的糞便多,易滋生蠅蛆,使當地蠅群猖獗。
C.澳大利亞引進蜣螂后,解決了糞便堆積的問題,改良了草原的土壤。
D.蜣螂能吃牛糞,還產卵在其中。卵在牛糞中發育,幼蟲又以牛糞為食。
2.某小組在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的活動中,測得的數據如下,表中數據明顯有誤的 是( )
裸 地草 坪灌 木 叢
早中晚 早中晚早中晚
A60505878707580 7180
B746473807081 837783
C705872756478827383
D725775909090867081
3. 生物既能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下列各項能說明生物影響環境的是
.A.夏天大雨過后, 蚯蚓常常會爬出地面 B.樹林底下好乘涼
C.鳥類遷徙 D.沙漠中的仙人掌,葉退化成刺
4.蚯蚓在土壤中活動,可以使土壤疏松,蚯蚓的排出物還能增加土壤肥力。這說明了
A.環境影響生物 B.生物影 響環境 C.生物依賴環境 D. 生物適應環境
5. “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這一成語中所指的生物之間的關 系是
A.捕食 B.合作 C.共生 D.寄生
6.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這說明了
A.生物影響環境B.生物適應環境C.環境改變生物 D.環境制約生物
7.如果設計一個實驗探究土壤的干濕程度對蚯蚓生活的影響,下列設計中錯誤的是( )
A. 設計甲(濕潤土壤)、乙(干燥土壤)對照實驗
B. 在甲、乙兩容器中各放入1條蚯蚓
C. 甲、乙兩容器中放入大小及生活狀況均相同的蚯蚓各5條
D. 甲、乙兩容器都 放在相同的環境中
8.右圖為某同學繪制的一天內校園草地濕度變化曲線圖。
(1)在一天內空氣濕度最干燥的時段為 (填早晨、中午或晚上)。
(2)僅依據這個曲線圖,他還不能得出草地能夠改變空氣濕度的結論。其理由是 。
9 .某生物學習小組開展“環境水質對青蛙受精卵孵化的影響”的探究活動:制作2 組生態瓶并編號,A組各加入 200ml的清水,B組各加入200ml不同濃度的污水;然后各放入100粒青蛙卵到瓶中,在相同適宜的環境中孵化。請分析作答。
(1) 實驗時需要定時觀察記錄的主要內容是 。
(2) 他們選取受精卵數量為100粒而不是5粒的理由是 。
第1章 第3節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 同步練習參考答案
1.D 2.D 3.B 4.B 5.A 6.A 7.B
8.中午;實驗缺乏對照(或實驗缺乏重復 驗證);
9.小蝌蚪的形態和數量;減小誤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