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語文詩詞鑒賞:詩詞鑒賞訓練題(第2冊)2
發布者:網上發布
A、這首詠志的樂府詩以昂揚慷慨為基調,抒發了詩人老當益壯、積極進取的豪壯之情。
B、開頭四句連用“神龜”和“騰蛇”兩個比喻,表達對“人壽不長”的惋惜,但其用意是積極的。
C、五至八句是全詩的核心,是從正面設喻。不必為壽命而擔憂,也不應因年暮而消沉,即使殉國成了“烈士”,也雄心不減。
D、九至十二句,詩人用四句議論來煞尾,強調精神樂觀可以延年益壽。把說理與刻畫形象有機結合起來,哲理性強。
7、選出對李煜《相見歡》賞析有誤的一項: ( )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A、這首詞寫秋夜獨處,離愁滿懷。“相見歡’這個題目,暗喻詞人戀戀不忘昔日那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
B、上片主要寫景,依次點出人物、地點、時間、環境、季節,十分精練。一個“鎖’宇,是盡傳囚苦之情的點睛之筆。
C.下片直接抒情?!凹舨粩?,理還亂”,以有形喻無形,巧將無形的“家國之思”化作可“剪”、可“理”的有形物體。
D、最后一句,是詞人的深沉感嘆:痛定思痛后,心中留下的仍然是說不出滋味的愁怨苦澀。
8、選出對朱熹《觀書有感》賞析有誤的一項: ( )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梁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A、這是一首因讀書有感而寫下的說理詩。首句將書比作“方塘”、明“鑒”,新穎巧妙,極便開啟后句。
B、次句“徘徊”二字,十分傳神,使整個畫面形象生動,具有動態美,刻畫出天光云影,流連忘返,情態畢見。
C、第三句,作者問注入“方塘”的水“渠”,何來這么多清澈的水流,實嘆知識之源無窮。
D.“源頭活水”四字比喻治學要有豐富的知識源泉,要博覽群書,不斷儲備,源頭充實了,水自然源遠流長。
9.選出對辛棄疾《清平樂?村居》賞析有誤的一項: ( )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蓬蓬。
A、這首詞借一農家之景,展現出一幅和平安寧的農村生活畫面,同時也表現出詞人對農村祥和生活的喜愛之情。
B、上片先畫農家全景:茅檐矮小,容膝易安;青草溪邊,目涉成趣;白發老農,醉里歡容,談笑相悅,聲情搖曳。
C.下片寫農村勞動生活具體的片斷,三個兒子各具風貌。“最喜”出一特寫鏡頭,細描小兒耍無賴的“臥”態饞相。
D.全詞語言清新,不事雕琢,情調健康明朗。人物聲音動作,如在目前,種種情狀,栩栩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