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期中試題及答案十六
發布者:網上發布
高二年級政治上學期期中考試4
時間:120分鐘 分值:100分
第I卷(單項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1.5分)(40×1.5=60分)
1.《呂氏春秋》中說:"有道之士,貴以近求遠,以今知古,以所見知所不見。故見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魚鱉之藏也。"有道之士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主要在于他 ( )
A.借鑒了前人的經驗 B.看到了事物的內在聯系
C.發揮了主觀能動性 D.堅持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有人認為:"在西部大開發中,生態效益是第*位的,其次是社會效益,第三才是經濟效益。"這種說法( )
A.只看到生態效益,卻忽視經濟效益,是形而上學的效益
B.告訴我們必須正確處理整體與局部、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關系
C.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但不利于經濟和社會發展
D.是科學的生態觀,對西部大開發起決定作用
3..古希臘哲學家芝諾認為,任何東西占據一個自身相等的處所時是靜止的,飛著的箭在任何一個瞬間總是占據與自身相等的處所,所以也是靜止的。這就是著名的哲學悖論"飛矢不動"。從哲學上看,這一命題( )
A.夸大了物質的運動 B.否認了物質是運動的主體
C.夸大了靜止的相對性 D.否認了相對靜止的存在
4.荀子說:"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劉禹錫說:"天與人交相勝,還相用。"這兩句論斷共含的積極思想是( )
A.物質世界不依賴人的意識而存在 B.人類對自然界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
C.天與人互相依存 D.自然規律是客觀存在不可抗拒的
5.臺灣作家林清玄寫了一首禪詩:白鷺立雪,愚人看鷺,聰明見雪,智者觀白。這首詩蘊涵的哲理是( )
?、俨煌娜藢ν皇挛镉胁煌目捶? ②人的意識具有能動性
③認識有正確和錯誤之分 ④不同意識對事物所起的作用不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中國傳統藝術如繪畫、詩詞、音樂、舞蹈、雕塑、園林等都講求"意境"。意境既是藝術家個人情感的流露,也是外在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的反映和再現,這種情境相融的境界往往使人回味無窮。回答6-7題。
6.意境最充分地體現了( )
A.主觀和客觀的統一 B.形式和內容的統一
C.社會和個人的統- D.繼承和創新的統-
7.意境不是意和境簡單相加,而是意與境諧,并在此基礎上生出"景外之景"、"象外之象"、"韻外之致"。例如王維(雪中芭蕉圖)將夏日的芭蕉和雪景畫在-起,產生出獨特的美感。這表明( )
A.藝術創作是意識能動性的集中體現 B.藝術創作不需要反映現實生活
C.藝術創作不是由客觀存在決定的 D.藝術創作純屬人的主觀創造性
8."善奕者,得勢。初學者,顧子而不謀勢,得小利而失全盤。"從哲學上看"謀勢"就是要( )
①堅持聯系的觀點,著眼全面看問題 ②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問題,預見事物發展的趨勢?、郯盐帐挛锏谋举|和規律 ④想問題辦事情要從實際出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