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ppvxt"></form>

                    全國- 「切換城市」 培訓家旗下培訓平臺
                    手機版
                    網站導航

                    高二語文備考:杜甫蜀相賞析

                    2020.03.13

                    發布者:網上發布


                      《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寫的,寫作時間大約是唐肅宗上元元年(760年)。短短的八句當中,有敘事,有寫景,有議論,有抒情,筆墨淋漓,感情深摯,充分體現了杜詩“沉郁頓挫”的風格。

                      游成都武侯祠,卻為什么要題作《蜀相》?寫蜀相的“兩朝開濟”,為什么要先提到劉備的“三顧茅廬”?

                      古人云:“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我們不妨尋蹤覓跡,來探尋一下“詩圣”的心跡。

                      為什么要題作《蜀相》?

                      一種解釋是:因為詩的主旨是歌頌諸葛亮的才智和功業,同時惋惜他的壯志未酬(見人教版《教師用書》)。這似乎有些道理。但游記也可以涉及到有關的人物,游武侯祠歌頌諸葛亮的才智和功業,也是順理成章,這種解釋當然有些牽強。所以,這其中,應該還有些其他原因。

                      大唐自“貞觀之治”,中間經過高宗、武后朝,至玄宗當政迎來了“開元盛世”,人口至“安史之亂”前增至五千余萬,國力空前強盛。但是,隨著玄宗的老邁,李林甫、楊國忠兩位奸相先后把持朝政,將一個好端端的“開元盛世”葬送了。隨著安祿山起兵,各種矛盾突然如決堤泄洪,奔涌狂突,形勢急轉直下。兵連禍結,哀鴻遍野。杜甫舍妻棄子,親歷了戰亂,其間耳聞目睹了國家的動蕩、人民的痛苦,能不憂心如焚嗎?痛定思痛,他對治國賢相倍加思念,渴望能有一位諸葛亮式的人物橫空出世,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于將傾,救黎民于水火。于是,在成都剛剛安定下來,他就尋來了: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首聯寫專程尋訪武侯祠,這是“起”。開篇一問一答,一個“尋”字,迫不及待之情畢現。而“柏森森”三字,一言祠堂清冷寂寞,一言諸葛亮沒世已久。五百多年過去了,諸葛武侯已經托體山阿,到哪里去找這能安邦定國的奇才大賢呢?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頷聯直承上文,寫祠堂內的春色,這是“承”。杜甫參謁武侯祠,一不寫殿宇,二不寫塑像,卻寫什么碧草和黃鸝,雖然一植物一動物,一碧一黃,一靜一動,一視覺一聽覺,對仗極是工穩,但這未免有些偏題——撿芝麻漏西瓜了。前四句,以一半的篇幅,寫老柏,寫碧草,寫黃鸝,是何道理?

                      我們不妨臆測一下:

                      老柏森森,終歲不凋,成為武侯祠的忠實守望者;碧草無情,年年逐春風而綠;黃鸝無心,日日隱深林而自得其樂。它們寄身在武侯祠,知道武侯何許人也?一個綠得滿階滿院,一個唱得婉轉悠揚。但這些在滿腹心事的少陵野老眼里,都是些無知無心的東西。只有我杜甫才可以和武侯談一談?!扒锶f代名,寂寞身后事”老杜也是知道的。但武侯祠的荒涼、落寞還是令他驚心。

                    上一篇:高二語文賞析:逍遙游 下一篇:高二語文備考:專家指點"個性化"寫作,路在何方

                    本站展示的所有信息內容系由機構或個人用戶發布,可能存在發布者所發布的信息,并未獲得品牌所有人有效授權。本平臺會加強審核,但無法完全排除差錯或疏漏。鄭重聲明:本平臺僅為免費注冊用戶提供免費的信息發布渠道,但不對其發布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負責,對此也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對于從本網站或本網站的任何有關服務所獲得的資訊、內容或廣告,您接受或信賴任何信息所產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本網對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網站信息的商業活動及其風險不承擔任何責任。,如果侵犯,請及時通知我們,發送郵件至15610150293@126.com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

                    欧美va在线观看_岛国片在线免费观看_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_一级毛片免费播放

                              <form id="ppvxt"></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