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結合造景(二)
發布者:網上發布
3.3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結合造景可利用顏色的反差產生對比效果
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結合造景時要注意兩者間的聯系和配合,這樣的景觀使人具有柔和、平靜、舒適和愉悅的美感。找出連者的近似性和一致性,配植在一起才能產生協調感。相反地,用差異和變化可產生對比的效果,具有強烈的刺激感,形成興奮、熱烈和奔放的感受。因此,在設計中常用對比的手法來突出主題或引人注目。
色彩構圖中一明一暗,一冷一熱的對比色。它們并列時相互排斥,對比強烈,呈現跳躍新鮮的效果。用得好,可以突出主題,烘托氣氛。幽深濃密的風景林,使人產生神秘和膽怯感,不敢深入。如放置一些造型精美可愛顏色較亮的動物雕塑小品或幾組仿木的坐凳,將其植于林中空地或林緣,即可使林中頓時活躍起來,而且在空間感中能起到小中見大的作用。紅色是熱烈、喜慶、奔放,為火和血的顏色。刺激性強,為好動的年輕人所偏愛。園林植物中常以白墻為紙,墻前配植姿色俱佳的植物為畫,如火的石榴、映紅天的火焰花,開花似一片紅云的鳳凰木都可應用給人熱情奔放的視覺感受,如種植紫色的紫丁香或紫玉蘭則具有莊嚴和高貴的感受,效果奇佳。教學區的綠地矗立的文人雕像,周圍配置了紫葉桃、紅葉李,在色彩上紅白相映,而桃李滿天下的主題也極為突出。
3.4園林小品和園林植物結合造景時以園林小品為著重點
3.4.1園林植物要襯托出園林小品的主題
在園林綠地中,許多園林小品都是具備特定文化和精神內涵的功能實體,如裝飾性小品中的雕塑物、景墻、鋪地,在不同的環境背景下表達了特殊的作用和意義。這里的植物配置,應該要通過選擇合適的物種和配置方式來突出、襯托或者烘托小品本身的主旨和精神內涵。例如,冰裂紋鋪地象征冬天的到來,在鋪裝周圍的綠地區域中選擇冬季季相特征的植物種植能夠呼應小品的象征意義,如冬季開花的蠟梅、梅花、掛紅果的南天竹、常青的松柏類、竹類植物,與冰裂紋鋪地一起可以起到彼此呼應、相互融合體現景觀所要表現的主題。又如紀念革命烈士為主題的雕塑物以色葉樹叢作為背景,一到秋天,色葉樹的金色和紅色把莊嚴凝重的紀念氛圍渲染得淋漓盡致。
3.4.2植物配置要協調園林小品融入景觀
園林小品因造型、尺度、色彩等原因與周圍綠地環境不相稱時,可以用植物來緩和或者消除這種矛盾。如以照明功能為主的燈飾,在園林中是一項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但是由于它分布較廣、數量較多,在選擇位置上如果不考慮與其他園林要素結合,那將會影響綠地的整體景觀效果,所以利用植物配置和燈飾的結合設計可以解決這個矛盾。將草坪燈、景觀燈、庭院燈、射燈等設計在低矮的灌木植物叢中、高大的喬木下或者植物群落的邊緣位置,既起到了隱蔽作用又不影響燈光的夜間照明。另外,園林中還有些功能性的設施小品如垃圾桶、廁所等,假如設置的位置不合適也會影響到景觀,也可以借助植物配置來處理和改變這些問題。
此外,植物配置不僅可以解決客觀存在的問題,而且也可以配合園林小品使園林中的景觀和環境顯得更為和諧、優美。如休息亭以濃郁、成片的樹林為背景或以常綠樹叢隱亭其中,比單獨放在一片草坪或者硬地上,在景觀上要顯得更加自然、不突兀,對于游人來說這樣的休息亭也更易靠近、更具有安全感。
3.4.3園林植物要完善園林小品的基本功能
園林事物不僅要美化園林小品,還要通過配置更加完善園林小品本身的功能。如指示小品(導游圖、指路標牌)旁的幾棵特別的樹可以起到指示導游的作用;在廊架上以攀援類植物栽植,完善廊架蔽蔭的效果和功能。
座椅是園林中分布最廣、數量最多的小品,其主要功能是為游人休息、賞景提供停歇處。從功能完善的角度來設計,座椅邊的植物配置應該要做到夏可蔽蔭、冬不蔽日。所以座椅設在落葉大喬木下不僅可以帶來蔭涼,植物高大的樹冠也可以作為賞景的“遮光罩”,使透視遠景更加明快清晰,使休息者感到空間更加開闊。
在現代藝術領域,藝術家的構思空間是無限的,小品設計向科學、藝術和個性化方向發展,切忌生搬硬套和雷同。在空間的組合中,要特別重視對空間的組織和利用,將植物和小品巧妙的布置為一個有機整體。它們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要緊密配合,構成優美的景觀效果。游人對于環境這個可以感知的客體,是許多形體的單元組合而成。這個整體的現象與每個單元是分不開的,所以只有使每個小局部都達到美,才有整體美。
4.當前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建議
4.1問題
1.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不協調。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在大部分的園林綠地中運用的都比較和諧,自然,但在一些景區,公園,居住區,廣場等局部的景觀上也有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想結合處理不當的現象,具體表現在兩者的體量,質地,色彩上的不協調,尤其是質地和色彩不協調問題尤為突出。
2.園林植物品種過于單調,對幾個廣場綠地和居民區綠地進行總結比較發現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時,植物的品種過于單一,園林植物的種類本來是百怪千奇,外形上更是形態各異,再加上園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習性,賦予了園林植物四季不同的季相變化,如果和園林小品合理的結合在一起能創造出更多優美的景觀,可是現在很多的綠地在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時只是招搬其他成功園林綠地中的例子,比如垂柳和坐凳的組合,不能說它是不完美不協調的,它的確是很優美而充滿詩意的組合,但是用的太多了就失去了新意,園林景觀本來是一門藝術,帶給人們視覺的享受和視覺的沖擊,創新很重要,這樣才能使景觀更具影響力。更有許多綠地在植物的選擇上和園林小品的選擇上都過于簡單,沒有亮點,植物的選擇都是常見的香樟,廣玉蘭,合歡,柳樹,雪松等,而結合最基本的園林小品坐凳,垃圾箱,草坪燈,指示牌等,雖說在整體的景觀布局上算是比較協調,但整體景觀和局部景觀沒有亮點,影響了景觀的效果。
3.組景時缺乏生態學理論方面的研究。 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和環境之間關系的一門學科,在各種園林綠地中,園林植物既是園林構成的主體因素,同時又是為人所用的客體現象。通過調查表明,人們在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的過程中往往會忽視了植物自身所具有的生態習性和當地自然環境的特征,為了追求景觀效果,突出園林小品的意境,引用與當地氣候條件不符合的植物與園林小品相結合使用,由于植物本身不適應當地的生態條件,最后導致植物生長沒有達到預想的效果或最終死亡,破壞了景觀的整體效果,園林景觀設計在追求美的同時更要珍惜資源,以最廉價的價格創造出美的景觀是一名園林景觀設計師應該有的職業素養。
4.2建議
1.在選用不同造型,不同色彩和質地的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要很好的協調兩者在質地,色彩,體量上的相互關系,更要多考慮兩者與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與此同時,要注意兩者之間與周圍比例,色彩方面的協調,圍繞園林景觀的主題,體現出其所要表達的精神和內涵,真正反映設計者的意圖,再現人工美與自然美的巧妙結合。
2.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若構建多層次的植物群落,不僅能擴大綠量,而且能創造出 ,自然的線條,這比零星點綴的單一樹種具有更高的觀賞價值。在不同的地理位置,營造出多姿多彩的植物群落,能夠最大限度的滿足城市居民對綠色的渴望,調和過多生硬小品及其其他人工景觀對人產生的壓抑。若在園林建筑小品前建立多層次的植物群落,不僅可以起到遮擋裝飾的作用,更能改善局部小氣候,使空氣新鮮,環境易人,使園林景觀充滿活力。
3.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要充分考慮利用植物的觀賞特性來烘托園林小品,比如可以通過園林植物的色彩變化,既植物的葉,花,果,枝條,干皮等顯示的色彩變化為依據來布置適當的園林小品,創造變化萬千的園林景觀,比如可以運用迎春花,桃花,丁香結合亭廊坐凳組合成春季景觀的重點,游人即可賞景又可休息游玩。植物觀賞特性的變化使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也具有了四季不同的景觀,更大大提高了園林景觀的藝術性。
總結
園林小品以其豐富多采的內容和造型活躍在古典園林,現代園林,游樂場,街頭綠地,居住小區游園,公園和花園之中。但在造園上它不起主導作用,僅是點綴與陪襯,即所謂“從而不卑,小而不卑,順其自然,插其空間,取其特色,求其借景”。力爭人工中見自然,給人以美妙意境,情趣感染。任何細小的元素,都能演化出不同的意境。
恰當地運用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不僅能充分體現它的藝術價值,還對園林景觀做有益補充。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在園林中其設計應用是多樣的,形成了設計方面靈活性特別大的特點,可以說是無規可循,“構園無格”,藝術家的構思空間是無限的,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設計應向科學、藝術和個性化方向發展,切忌生搬硬套。
在空間的組合中,要特別重視對空間的組織和利用。組織園林空間的手段是多樣的,園林小品與園林植物的結合造景設計要與周圍環境相結合,它們之間不是彼此孤立的,要緊密配合,構成優美的景觀效果。游人對于環境這個可以感知的客體,是許多形體的單元組合而成。這個整體的現象與每個單元是分不開的,所以只有使每個小局部都達到美,才有整體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