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策劃必須了解的那些事兒
發布者:網上發布
消費者遠比開發商和經銷商們想像得要成熟得多,他們不再會為了某種概念的暗示而追求一種時尚。于是開發商們開始;生產所能夠出售的東西;而不是出售能夠生產的東西”隨著房地產業從賣方市場過渡到買方市場,房地產策劃扮演的角色顯得越來越重要。
1、產品觀念時代:策劃找“感覺”
房地產剛剛走向市場化,開發商手里有資金,有土地,開發什么項目呢?這時的策劃往往依賴于企業領導或同幾個專家在一起討論,市場調研沒有受到絲毫的重視,主觀臆斷色彩十分濃郁,每個人都憑著自己的感覺,感覺找對了,項目也能獲得成功;感覺找不對,就難講了;我國的空置房一直那么高,恐怕就和“感覺”型策劃有很大關系。
2、推銷觀念時代:策劃找“賣點”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策劃”的含義僅僅是“廣告策劃”而已。廣告公司即為房地產策劃專家,其最鮮明的特點是借助以往的平面推廣經驗,再尋找一個項目和其他項目的區別點,即賣點來進行宣傳推廣。并且,這一時期賣點的定位還主要以地段、價格等最基本的房地產要素來體現。
3、準營銷觀念時代:策劃找“概念”
隨著注意力經濟時代的來臨,產品的同質性引發了房地產市場的“概念”之戰,以附加意義上的概念炒作來增加項目的標新立異成為一時之尚。同時消費者的潛在需求也引起了較大的關注,市場的空白點成為策劃關注的焦點。一時間環保住宅、綠色住宅、智能住宅,種種概念鋪天蓋地,應該說這是種進步,策劃不再是賣點的雜繪,而是統一概念下的多個層次。
4、營銷觀念時代:策劃找“需求”
競爭的壓力,積壓樓盤的現實,使開發商不再只關注于產品的本身,轉而也要看消費者的臉色了,消費者關心什么,注重什么,那項目就傾向于什么。消費者遠比開發商和經銷商們想像得要成熟得多,他們不再會為了某種概念的暗示而追求一種時尚,因為房屋畢竟不是皮鞋或口紅。于是開發商們開始“生產你所能夠出售的東西,而不是出售你能夠生產的東西”?!鞍l現欲望,并滿足它們”,而發現“欲望”的責任,就落在了策劃身上。
有一些人還將“賣點”、“概念”、“造勢”奉若法寶的時候,另有一些策劃人卻轉而去研究市場,分析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于是市場便出現了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有些樓盤叫好不叫座;另一方面,一些名氣并不響亮的樓盤卻賣得紅紅火火。
5、市場的社會營銷觀念時代:策劃找“平衡”
最近幾年,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一個在了解、服務和滿足個體消費者需要方面干得很出色的企業,是否必定也能滿足廣大消費者在社會的長期利益呢?市場的營銷觀念回避了消費者需要、消費者利益和長期社會福利之間隱含的沖突。對此,有人提出了“社會營銷觀念”。社會營銷觀念要營銷者在制定營銷政策時能權衡三方面的利益,即,公司利潤,消費者需要的滿足和社會利益。
房地產作為特殊的產品,它的社會性尤其突出。當有一天,政府發現開發商已經變得如此優秀了,不但小區建得如此漂亮,而且周圍環境也改造得如此優美,那說明市場已到了“社會營銷”階段。這時的策劃就不但要研究目標市場了,而是要縱觀全局,在個體消費者和社會消費者之間,在樓盤與城市建設之間,在人與自然之間找一種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