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漢字書法,可以讓孩子更好的了解和接受傳統文化,提高孩子的文化素質。而且學習漢字書法可以培養孩子的良好氣質和形象,學習書法的過程中融入了思想道德教育,可以培養孩子的思想品德,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想學好書法,好的老師的指導是必不可少的。下面,小編收集了南京幾家專業的書法培訓機構,僅供大家參考。
用筆技法除普遍規律外,為強調節奏感加劇變化,解決奇體字的特殊需要,靠傳統用筆方法顯然是不夠的.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下面幾種特技用筆,但不可濫用.初學者更不宜用。
識字的人會寫字,還希望寫的好看,如果用毛筆宣紙寫成中堂、條幅,可以讓人品評欣賞,如果寫的內容是詩詞、歌賦,還可以讓人凝思、動情。再如果下功夫學好筆法技法,從而興之所至,潑墨揮毫,又可以寄情、修神、養氣……這就是書法。
一、執筆要穩不宜緊。前人常說“執筆在乎便穩”,把筆掌穩當了,就能使筆管端正,“筆正則鋒正”,便于中鋒和中側鋒結合運筆。但執筆不能過緊,一緊就死板,寫出來的筆畫就泥滯不流暢。“執筆欲死,運筆欲活”的說法,是不符合邏輯的;“牢牢緊握,從背后突然拔不掉”的說法,顯然也是不科學、不可信的。深知筆法的米帶在《海岳名言》中說:“學書貴弄翰,謂把筆輕,自然手心虛.振迅天真,出于意外。”書法難以學好,古人多半與執
章法的謀篇布白是創作書幅的總體設計,必須首先立意,然后起筆書寫;而書寫又具有落筆定形,“不得重改”的特點,所以只能筆居意后作書,這就形成了意前筆后 的筆法原則。因而,書法圣賢都強調意在筆前,然后作書。蔡論書說:“夫欲書、先散懷抱,任意悠情,然后書之?!?/p>
【書法學習小貼士】書法病筆之“竹節”。點畫似竹節狀。這是因為對點畫形質認識模糊,用筆不當所致。經觀察可知,下筆逆入方位不夠正確,筆鋒轉駐時大生硬,而中間運行過于上提,收筆應提鋒時卻下按,使點畫失態,盲生圭角?!爸窆潯痹诖蠖鄶悼瑫邢挡」P,但在某些魏碑法帖中,有所應用。